我國AI產業生態初步形成。AI產業鏈的三個核心環節:上游是基礎能力提供商,中游是服務及技術提供商,下游是應用提供商。但AI產業鏈的發展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。
互聯網企業在AI領域率先發力;ヂ摼W巨頭通過調整公司架構,推動技術創新,構建產業生態,投資、收購AI領先企業來布局AI。百度發布了度秘和自動駕駛汽車,推出開源平臺Paddle。騰訊發布了新聞撰寫機器人Dreamwriter,并推出了優圖等圖像識別工具。阿里推出了人智能平臺DAPAI。
傳統行業企業也開始利用AI進行轉型升級。隨著產業的升級和轉型,IT巨頭也借助AI推動智能化服務,提升企業的智能化水平。海爾以互聯工廠智能制造為中心,打造開放生態系統。
初創企業爆發式出現。創新創業企業持續火熱,在各行業領域搶占先機。在語音領域,有捷通華聲、思必馳等;在圖像和視頻領域,有曠視科技、商湯科技等;在芯片領域,有寒武紀、深鑒科技等。
但人才發展形勢嚴峻,缺口需求迫切。據WRP預測,美國產業人才總量約是中國的兩倍;A層人才數量是中國的13.8倍。AI產業的發展需要復合型人才,現有人才多是單一的專業背景,距離解決實際問題還有一定的距離。
AI成為新型基礎設施,見圖6。加快5G、工業互聯網、AI、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,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,構建高速、智能、泛在、安全、綠色的新一代信息網絡,形成適應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需要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,未來發展可期。
我國AI企業數量保持在全球第一梯隊。截至2019年9月底全球活躍AI企業(總體上指對外提供產品、服務以及相關解決方案的企業)達5526家,其中2010年及之后成立的企業有4207家,中國大陸企業數量超過1200家,僅次于美國。我國AI專利授權量穩定增長。中國AI專利申請量全球占比超過90%,授權量全球占比40%。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申請量超過5萬件,遠超語音領域1.1萬件和自然語言處理領域1.5萬件。美國在各技術領域上的專利授權量上全面領先。我國頂級研究人才不足,全球AI學者數量Top20機構無一位于中國,11家位于美國,除微軟和谷歌外全部為高校。
AI+工業:成為工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劑。AI對工業領域具有巨大的賦能作用。2018-2025年全球制造業AI市場規模(億美元),年CAGR超過50%。AI在各領域增加值總值(GVA)占比預測(2035,%),制造業增加值排名第一。如圖7為四大技術(體系)聚焦十類工業場景。
AI+車聯網,見圖8:車端的AI應用為自動駕駛提供全面支撐。AI深入自動駕駛感知、決策交互與控制的各個環節,已成為公認核心關鍵技術。
AI+電信,見圖9:已率先應用于網絡運維,并逐步向管控領域發展。在運維領域,AI輔助節省大量人工,降本增效;在管控領域,AI充分釋放網絡潛能,實現的靈活、高效和自動化。
資料獲取 | |
新聞資訊 | |
== 資訊 == | |
» 關于印發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 | |
» 中國的機器人應用市場在哪里 | |
» 2022年山東民營企業100強入圍名單 | |
» 仿人機器人關節驅動三種驅動方式各自的特點 | |
» 仿人機器人關節驅動的方式 | |
» 仿人機器人的優缺點有哪些 | |
» 國內仿人機器人發展情況 | |
» 仿人機器人發展歷程與起源 | |
» 中信建投:仿人機器人賦予機器“生命”,機 | |
» 賽迪發布了《2022年智能傳感器十大園區 | |
» 關于印發晉江市“十四五”教育事業發展專項 | |
» 關于印發云南省“十四五” 老齡事業發展和 | |
» 關于印發《吉安市“十四五”養老服務體系 | |
» 關于印發昆明市“十四五”綜合防災減災救災 | |
» 邯鄲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企業上市的 | |
== 機器人推薦 == | |
![]() 服務機器人(迎賓、講解、導診...) |
|
![]() 智能消毒機器人 |
|
![]() 機器人底盤 |
![]() |
機器人招商 Disinfection Robot 消毒機器人公司 核酸機器人 智能垃圾站 消毒機器人價格 迎賓機器人 機器人開發 移動機器人底盤 迎賓機器人品牌 講解機器人 大屏機器人 霧化消毒機器人 紫外線消毒機器人 服務機器人底盤 |